一年出口1480亿仿制药 印度为何能成世界药房?

印度又一次许下壮志豪言。当地时间9月26日,印度总理莫迪在联合国大会上“高调”承诺:在病毒全球大流行的艰难背景下,印度制药行业仍然向全球150多个国家送去了必须的药品;作为全球最大的疫苗生产国,印度将充分运用本国的疫苗生产和运输能力,帮助全人类战胜疫情危机。

此番言论随即引发国际舆论的质疑。部分声音指出,印度如今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疫情国,再加上其复杂的经济社会民生现状,该国极有可能成为全球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国家——在难以对付国内疫情蔓延的情况下,印度却反谈要“拯救世界”,此举显得相当滑稽。

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,印度之所以有底气称“将帮助全人类战胜疫情”,其实也源于其头顶着的、独一无二的“世界药房”的桂冠。那么,印度是如何一步步的成为“世界药房”,这对我国医药行业有什么借鉴意义?

1.每年出口1480亿仿制药,印度缘何成为“世界药房”?

印度成为“世界药房”其实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,当时印度的医药市场被几家大型医药企业垄断,市场上药价高到令人咂舌;因此,在1970年,印度时任总理英迪拉•甘地就果断地对殖民时代遗留的专利法进行修订,将药物专利分为了产品专利和方法专利,只授予了药物方法专利而不授予其产品专利,这为仿制药提供了快速扩张的空间。

有了专利政策的“开路”,印度仿制药行业也经历了20年的蓬勃发展,随后开始计划着“走向世界”。但彼时,全球药品专利大多集中在3-5个发达国家手中,印度想让仿制药名正言顺地挤进国际市场,显然要花费很大的力气;好在,当时恰逢印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(WTO),于是其随即联合了其他7个国家,向联合国提出反对将贸易问题与知识产权挂钩的问题。

最终,两大国际标准——《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》(TRIPS协议)与《TRIPS与公共健康多哈宣言》正式落地,这给了印度仿制药利用标准的机会,意味着国际市场已正式向拥有“正当性”的印度仿制药打开大门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在计划着进击国际市场的同时,印度还多次修改专利法,由此前的只承认方法专利改变为既承认方法专利又承认化合物专利,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,壮大仿制药产业发展。相关数据显示,印度制药企业的研发投入由1977年的1亿卢比提升到2005年的122亿卢比。

通过专利法、与国际市场接轨、加大研发投入等“三部曲”,印度也逐渐确立起其仿制药的竞争优势,并成为全球重要的仿制药生产大国。通过数据直观地来看,2019财年印度仿制药出口额达191亿美元(约1480亿元人民币),且印度供应着全球超过50%的各种疫苗,供给美国的仿制药占美国全年需求量的40%以上;尤其是近期美国为抗疫购买的2900万剂羟基氯喹中,相当一部分来自印度。

2.中印制药业对比:中国制药产业发展关键在哪里?

那么,着眼于印度制药业所取得的成绩,这对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又有何借鉴意义?应该提到的是——中国作为世界大国,有义务维护知识产权。近几年,我国也制定一系列政策,旨在药品审评审批、招标采购、医保支付等环节大力扶持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优质仿制药品种。

尤其是,2018年关于“改革仿制药”的意见予以通过,意味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品种已获得国家许可,标志“进口替代”将正式成为我国仿制药行业发展的主旋律,这也是我国由仿制药大国崛起为强国的起点。

话说回来,在我国向仿制药强国崛起的过程中,印度仿制药行业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借鉴?在生产方面,我国制药工业生产规模明显大于印度——自1991年以来,中国制药工业年均增长19.5%,印度为17.5%,均快于各自国家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;而在专利制度方面,两国的药品知识产权政策都已基本与国际接轨,算是处于同一起跑线。

但在国际化方面,印度显然更胜一筹。作为全球最大的仿制药出口国,印度制药业的国际化程度较高,其中一大表现是在国际资本市场的运作上“游刃有余”。比如,印度制药企业Sun Pharmaceuticals在1996年成功收购美国Caraco制药公司,进军美国市场;而后Ranbaxy收购拜耳的非专利药子公司Bayer Basics,进入了德国市场,并在海外的6个国家建有制造厂。

需要注意的是,印度还曾在中国市场拥有4家合资企业,其国际化道路走得愈发顺畅,也意味着印度制药在世界医药市场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。

相比而言,中国制药业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出口的是附加值较低的原料药,我国的制剂很难走出国门,同时在国际资本市场的运作上,中企的步伐也稍显逊色。我国驻印有关部门此前曾刊文指出,中企虽然在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少数合资制药企业,但是很少在资本市场收购或兼并发达国家的制药企业,也很少直接投资西方国家,我国甚至没有在印度建立药品生产与经营企业。

从这个角度来分析,如何加速深耕国际化道路,这或许也是中国医药产业在世界立足的关键因素。

文 | 刘苏林 题 | 凌明 图 | 卢文祥 审 | 程远

推荐阅读